時評
清風 | 忠乎其心 貫之于行
忠誠,自古以來就是人類追求的重要美德之一。忠誠既是一種操守,也是一種良知。忠,謂之不二;誠,謂之必諾。身正不二,言出必諾,務公之道,須先以忠誠為己倡,而后為天下倡。古人有言:“君子之道,莫大乎以忠誠為天下倡?!边@句話告訴人們要倡導忠誠,將忠誠作為處世的準則。
“忠誠敦厚,人之根基也?!敝骷野徒鹪谝淮谓邮苡浾卟稍L時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,他說:“我的幾百萬字作品,還不及老周的八個字?!辈稍L他的記者很好奇,問是哪八個字,巴金長嘆一口氣,一字一頓地說道:“人要忠心,火要空心?!币馑际?,為人應該忠誠才能立身處世,木柴應該架空才能燒得熾烈。老周是巴金童年時的轎夫,經常用這句話提醒巴金做人要忠心誠實。在巴金幼小的心靈中,這句話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也影響著他一生的為人與創作。在新文化運動各種新思潮的感染與影響下,巴金進一步覺醒,投身到沖破封建的洪流中。憑著鐵肩擔道義的無畏精神,巴金寫下了多部傳世佳作,字里行間都飽含著對國家和人民的赤誠之心。他把整個身心交給了人民和文學事業,也贏得了人民的愛戴和尊敬。
天下至德至善,唯在忠乎其心,貫之于行。從“砍頭不要緊”的夏明翰到“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,乃是宇宙的真理”的方志敏。這些為人熟知并敬仰的人物,盡管背景不同、秉性各異,卻有一個共同的特征,就是對國家、民族懷有無限熱愛,對人民飽含赤子之心。有數據顯示,從1921年到1949年,為國家和民族而犧牲的中國共產黨員烈士,有名可查的就達370萬人,他們用熱血譜寫了忠誠的壯麗詩篇。國家之幸、民族之幸,就在于這種赤膽忠誠的品格經歷時間沉淀,已融入了民族血脈,讓一代代人無畏風雨,前赴后繼,接續傳承。
有忠誠之心必有擔當之舉,有擔當之舉定要守之有恒。被群眾親切地稱為“草鞋書記”的原中共達縣地委副書記、紀委書記周永開,年近七旬仍走進花萼山植林護林,植造千畝“清風林”,建成花萼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,他身軀雖然老邁,但初心歷久彌堅。申紀蘭一生扎根土地,用60余年守護一個初心,帶領西溝村百姓把日子越過越好。貴州“當代愚公”黃大發把修渠引水、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作為一生信仰,用36載光陰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“生命渠”。赤膽忠心、不忘初心,讓他們超越時間的束縛,拓展延伸青春的長度,在平凡的歲月里完成了不平凡的壯舉。
“根植于深,樹必繁茂;心有其恒,事必宏遠?!睂h忠誠、對人民赤誠是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基石。對每一名黨員干部而言,標準千萬條,對黨忠誠是第一條,忠誠不是口中和紙上的口號,而是心頭的信念、腳下的行動和恒久的堅持。百年正是風華正茂,初心不改勇往直前。只有永葆忠誠之心珍視黨的事業,珍重與人民群眾的感情,才能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斗爭,在歲月歷練中守住真我,永遠不負對黨的莊重誓言和人民的殷殷期盼。(宋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