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able id="yu2uu"><kbd id="yu2uu"></kbd></table>
  • <bdo id="yu2uu"><center id="yu2uu"></center></bdo>
  • <noscript id="yu2uu"><source id="yu2uu"></source></noscript>
  • <table id="yu2uu"><noscript id="yu2uu"></noscript></table>
  • 首頁 > 清風苑 > 文化 正文

    文化

    卑以自牧

    稿件來源: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: 2023-04-26 08:50:34

      《易經》中有一句話:“謙謙君子,也?!币馑际钦f,謙而又謙的君子,總是以謙卑的態度來修養自己的德行。以此來啟示世人恪守謙虛謹慎之道,虛己待人,恭敬處事。

      “卑”,會意字。從攴,卑聲。甲骨文字形像手執酒器為尊者酌酒,本義為(身份與地位)低下?!墩f文解字》中解釋為“卑,賤也,執事也,從甲?!币隇楸拔?、弱小,又引申為謙卑?!氨啊弊鳛橹t詞,常被人們用來表示一個人的謙卑、內斂、自守、養性。

      謙卑有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。從“滿招損,謙受益”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,到“虛己者進德之基”,諸多箴言警語勸誡人們,對盈滿驕矜要保持警惕,應以謙讓恭敬為風度,以謙恭卑下為本?!读朔菜挠枴酚涊d,明代學者張畏巖,學識淵博聲名遠揚,沒承想參加科考卻名落孫山。他看榜上無名,便破口大罵試官不懂得分辨人才。此時,一位過往的路人說道,答卷作文貴在心平氣和,你心性浮躁,如此傲慢,怎么可能考取呢?張畏巖恍然大悟,后來謙卑自持,不再心高氣傲,三年后果然考取了功名。

      “謙,德之柄也?!敝t卑體現著一個人的道德修養,謙卑的人往往含蓄內斂、低調謹慎,有著尊重他人、與人為善的品格。唐代名將婁師德任兵部尚書時,有一次前往山西并州巡視,在驛站吃飯時,發現自己吃的是精細的白米,而下屬吃的卻是粗糙的黑米,便把驛長叫來了解情況。原來自己一行人來得突然,驛站來不及準備那么多細米,只好給下屬吃糙米,婁師德聽了表示這樣不好,于是放下手中的白米飯,和隨行的官員一起吃糙米。婁師德平等待人的背后,體現的是他一片赤誠、謙卑為懷的好品德和好作風。

      “居高聲自遠,非是藉秋風?!敝t卑的人能做到為而不矜、作而不恃。這與平時的自我要求和管理分不開。謙虛的人,大都是能夠時刻自警自省的人,且往往愈是見多識廣有本領的人,愈是謙虛。任弼時同志功勛卓著,但他從不居功自傲,不論對干部還是對平民百姓,常把自己當作小學生,虛心相待。因謙恭虛己、虛心求教、勤勉工作,他獲得了“黨和人民的駱駝”之美譽。

      古語云:“思謙沖而自牧”,卑以自牧重在“自牧”,強調的是將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作為自覺行為。待人接物學會虛心,為人處世懂得謙退。要學會空杯納新,將自己的姿態放低,學在平時、做在平日、省在平常,常懷謙卑求闕之心,篤行“虛懷若谷、聞過則喜”,擇善而從,才能永遠保持謙卑,保持進步。

      山脊分流是因為高聳,山谷蓄水則緣于深沉。黨員干部要學會謙卑,以“謙”來約束自己,不自滿,才有進取的空間。只有把謙卑作為真正的修養,不學巧偽,不爭名利,以謙卑之心蓄進取之志,沉下心學習,走下去傾聽,俯下身實干,甘做沉甸甸的“低頭麥穗”,才能錘煉新本領、展現新作為。(孫寬)

    >>><<<